親愛的樹洞:
.
今天我收到所居住的西方國家的社福打來的電話,說要調查孩子是否有在家有受到暴力的對待的調查。這件事情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小孩在學校說媽媽打她,法律規定老師一定要聯絡社福。
.
媽媽自己捫心自問,孩子的六年生活過程中,只有打過她兩次,而且全然不能到構成暴力的力道,與其說是打還不如說是用力的拍。由於小孩之前還小,用講的不覺得孩子真的有收到訊息,現在她已經長大了,只要用言語便可解釋所有的事,沒有再發生過打她的事件。
.
這件事讓我很生氣也很難過。生氣的是被不知名的人指控我對小孩施暴。難過的是這件事情讓我質疑自己是不是個不夠好的媽媽。身體上的暴力在我們家基本上不會發生,但言語上的暴力我不敢肯定,因為我自己覺得自己是在父母的言語暴力下長大的,就算是我自己已經覺得我很努力,也許孩子聽起來也是充滿威脅性。我到底該怎麼看待這件事。
.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.
造物主:
.
親子牽絆的本意並非用來約束或是限制,而是要讓你們在互動之中找到自己最想要的「自己的樣子」。
.
很明顯你在這個過程中已經找到也知道了「自己討厭的樣子」,然而「喜歡的樣子」應該是什麼卻還需要更多的體會與嘗試。相反的,你的孩子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「自己不想要的模樣」以及「想像中應該要有的模樣」。既然你們兩邊都對「不喜歡」的定義明確,那就完全往它的反方向前進。
.
往反方向前進的過程中,你們不會「突然」變得好聲好氣、總能美言相勸,而是會透過一連串的「反覆與掙扎」去找到最適合的模式。
.
因為萬物都是獨特的,你們每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也是獨特的,沒有人需要照著別人的模式拷貝性格與人生,那是沒有意義的。所以在追尋自己的獨特性,以及測試這樣的「獨特性遇到別人的獨特性」時的化學反應,以及「該如何化解」都需要好一段時間理解與實踐。
.
能夠幫助你們研究出最理想的路徑的方法,就是每個人先理解「自己強大的地方」在哪?先找到了自己獨特的特性與優點,就不容易因為不如意錯怪別人;不容易因為不自在而遷怒他人,這些都是能夠幫助你們度過這個過渡期的法寶。
.
去找到自己最擅長以及自己真實的面貌,那會出現在生命中的各個角落、遇到的好的、壞的的人事物中。它不會是曇花一現,它總是埋藏在各處直到你注意到它,祝福你們喜樂與平安~
.
★ 投稿心事:https://shorturl.at/rvI23
★ 樹洞傾吐系列:https://shorturl.at/xkr6C